光谱仪原理
光谱仪是一个分光仪器,就像雨后的水珠把阳光分成7色形成彩虹一样,光谱仪就是把复色光色散后形成多色的,只不过这种分散程度厉害而已光谱仪。彩虹是由角锥型雨滴来色散的,而光谱仪是由光栅来色散的;水滴是粗糙的,光栅是人造的、精密的,分光能力就更强了。光栅的分光能力是由什么决定的呢?就是由光栅的线对这一参数决定的,也就是1mm有多少条刻线,用单位g/mm表示。刻线越密,光分开的角度越大,也就是色散本领越强。
常见的刻线有300,600,1200,1800这些参数光谱仪。刻线越密,光分开的角度越大,那么同样ccd接收到的波段就窄,也就是测量范围就窄。光栅刻线越稀疏,光分开的角度小,ccd接收的波段就宽。用什么参数的光栅,这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了。现在很多光谱仪都有光栅塔轮,可以装多块光栅,这样就可以安置不同参数的光栅,照顾到多种应用场景。咱们今天这台fergie是只有一块光栅的。分辨率和波段不可兼得。
光栅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就是闪耀波长光谱仪。闪耀波长就是衍射效率最大的波长。这一参数也会标注到光栅上。
在测试光谱时,用的光栅的一阶衍射,而在调节聚焦时,用的0阶衍射光谱仪。0阶衍射就相当于一块反射镜,并没有分光。
狭缝
光谱仪入口处都有一狭缝,如上图光谱仪。狭缝越小,光谱仪分辨率越高,但光通量越小,灵敏度越小。灵敏度和分辨率不可简单。这种矛盾很常见,比如功率计的探头就是分辨率和量程不可兼得,分辨率高、灵敏度高的探头,量程肯定小。
光经过狭缝后的分散光,经过准直镜后,打到光栅上,随后色散的光又聚焦到ccd上光谱仪。我们今天题目中的聚焦,就是调的分光后的聚焦,使分光后的单色光焦点落在ccd上,这样才能最高分辨率地测定波长。调节聚焦,实际上就是调节的相机或狭缝的前后移动,使相机到单色光的焦平面上。ccd上的点实际上和狭缝处是共轭点。
ccd
ccd或cmos都是成像用的,把单色光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谱仪。这里面的参数就包括波段、暗噪声、像素大小、尺寸、满井容量等。
波段是由半导体材料决定的,常见的是si探测器,200-1100nm光谱仪。ingaas是探测红外波段,800-1700nm。暗噪声受温度影响大,温度越低,暗噪声越低,科学级相机能制冷到-70度。像素尺寸一般在几微米-十几微米,一个光谱想被判断到,至少要占几个像素。
聚焦调节
在狭缝附近,有一个调节旋钮,可以调节聚焦光谱仪。标准是什么呢?就是看着0级衍射或1级衍射的条纹,把条纹调节到最细。0级衍射是一条直线,并没有色散,应该把这条线调到ccd的中央,这部分内容属于校准光栅的内容。
零阶角度校准
把光栅调整到零阶时,所有光都没有色散,此时如果是一条细狭缝,自然光成的像是一条细线,前提是聚焦要调好光谱仪。这是反映了,在沿着光线这个方向的维度,就是上一节的聚焦调节。
而在另一个维度,就是反射角度上,也应该把聚焦细线调到ccd中间,这可以通过offset来补偿光谱仪。如下图,就是0阶成像没在ccd中央。
pi的grating and offset功能藏的挺深,在菜单页中光谱仪。选中offset功能后,出现下图提示,点击measure,就会计算出当前位置和中心位置的差值。把新计算的差值应用于当前,就校准好了,零级条纹就居中了。
零级角度校准后,如下图,在0阶会显示,条纹线在0nm,居中的光谱仪。
至此,零级角度校准就完成了光谱仪。接下来就是光谱校准了。
光谱校准
光谱校准,就是在不同中心波长设置下,测试的准确,这个准确与否是与谁相比呢,其实是有个基准光谱仪。就像是称重的称一样,你说你的准,我说我的准,到底谁的准呢,这就需要有个标准,大家都去参考这个标准。那么,原子光谱就是各个光谱仪要参照的标准,因为原子跃迁发射的谱线是确定的。pi光谱校准时,就是参照原子光源光谱,比如汞灯或者氖灯、氖氩灯。
pi光谱仪校准还是挺智能的,还真对得起他这个名字,intelical,其中前半部分是inteligent缩写,后半部分是calibration缩写光谱仪。如果用pi的汞灯,直接把光源放在狭缝处,点击intelical就自动去计算实测光谱和内部存储的光谱数据的误差。应用此误差,就校准好了。步骤如下图。
intellical校准
校准光谱